翻页   夜间
飞极速书阁 > 三国:我要一步一步,成为最高 > 第218章 封狼居胥
 
三日后的正午。
林荫小道上,阳光透过树林照射下来,斑驳陆离。
烈日炎炎下,官道上传来阵阵脚步声,猛虎营的士兵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行军。每个人都背负着厚重的铠甲和干粮,但脸上却毫无疲惫之色,反而透露出一种坚毅和果敢。
统一的战袍,步伐坚定有力,仿佛与这片森林融为一体。
李轩和黄忠、典韦、郭嘉、陈群并列官道上,不时聊着些趣事。
“主公,夏季到来,这天真热啊!”
郭嘉羽扇轻摇,张嘴呼出阵阵热气。
“奉孝,喝点水吧。”
典韦递来一壶水,“主公,解解渴。”
李轩接过壶水,回头看向大部队,“午时已至,传令大军休整片刻,埋锅造饭!”
传令兵骑马往回跑,“主公传令,全军原地休息,埋锅造饭!”
“主公传令,全军原地休息,埋锅造饭!”
“......”
五万大军,加上几万的后勤人员,足足十万人马齐齐松了口气,停下卸甲休息。
伙夫立刻埋锅造饭,不久炊烟袅袅。
李轩下马来到树底下乘凉,“我们大概需要多久能出塞?”
黄忠想了想说道:“按照我们的行军速度,大致需要一个月的时间。”
“主公,按照传令兵昼夜不停的换马奔驰,预计半月后文远、子义、子龙将会出塞,咱们这速度有点慢,还是要抓紧时间。”
李轩点点头,“以后中午休息,凌晨和傍晚行军,务必加快速度!”
“诺!”
定下全速前进后,他把目光投向李三,“说说如今的匈奴部落情况吧。”
李三顿时把锦衣卫深入草原得到的情报和盘托出。
“如今草原各部匈奴仍然散乱,没有形成大一统的部落王庭。”
“呼厨泉和刘帅逃亡北匈奴后,一直居住在王庭龙城之中,但也没有机会招兵买马,重整旗鼓,只能继续带着自己的残兵。”
李轩询问道:“鲜卑的情况呢?”
“启禀主公,鲜卑如今也是各部落零散,没有形成大一统。”
现在就是最好的进攻时机!
趁着匈奴和鲜卑各自为营,李轩他们刚好各个击破,否则等到他们各部落整合成型,铁骑几十万,还有源源不断地兵源,那时才难办。
这个时候出兵塞外,就是天赐良机!
此次的目标就是封狼居胥!
李轩打定主意,要踏破龙城,在狼居胥山举行祭天仪式!
漠北王庭的职能早在在冒顿单于时得以强化。每年正月,各部族的首领都要来到王庭小会,也是单于与其亲信们的会议。
围绕着王庭,匈奴人制定了简单的法律,还通过祭祀与集会的方式来凝聚人心。龙城便是匈奴举行祭祀的场所,也被记载称“茏城”。
由于匈奴是游牧民族,龙城的地方并不固定,但在匈奴境内统称为“龙城”。
而王庭的标志就是匈奴一脉相承的一块金印。
每年五月,各部落的首领要举行大会,祭祀祖先、天地、鬼神。单于身为领袖也须有其威严,早晨走出营地,祭拜初升的太阳,傍晚祭拜月亮。
秋季马匹肥壮的时候,首领们在蹛林再次举行大会,来核算各部的人口和牲畜,王庭得以了解治下百姓的状况,最终目的就是征税。王庭、龙城、蹛林分别发挥了政治、文化、经济方面的职能,匈奴也正是在冒顿北移王庭之后完善了国家机器。
匈奴在形成王庭伊始,就和中原一样有着血雨腥风式的宫廷斗争。
有诗云:
“昔别雁门关,今戍龙庭前,”
“惊沙乱海日,飞雪迷胡天。”
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卫将军骠骑列传》:“骠骑将军去病率师,躬将所获荤粥之士,约轻赍,绝大幕,涉获章渠,以诛比车耆,转击左大将,斩获旗鼓,历涉离侯。济弓闾,获屯头王、韩王等三人,将军、相国、当户、都尉八十三人,封狼居胥山,禅于姑衍,登临瀚海。”
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“封狼居胥”。
封狼居胥(封:筑坛祭天。狼居胥:山名)指汉将霍去病打败匈奴后登上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。
想到封狼居胥,踏破匈奴龙城,青史留名,不仅是李轩亢奋,黄忠和张辽、太史慈、赵云更加激动。
不论是效仿先贤,还是建功立业,威震四海,名留史册,都足以令所有的将领疯狂!
如今封狼居胥就在眼前,他们必须把握住此生仅有的机会!
......
半月后。
和从前进攻塞外匈奴一样,张辽率部出并州,掠头曼城,击匈奴右贤王部。
太史慈率领龙牙军,击匈奴单于部,前往居胥山。
赵云率领凤翼军,击匈奴左贤王部。
汉武帝派遣卫青、霍去病、李广等将领大破匈奴,三战之后,匈奴远遁,漠南无王庭,功勋赫赫!
霍去病更是率领八百轻骑从定襄出发,抛开大军数百里,驱入匈奴腹地,斩杀和捕获了超过自己数倍的敌人。
可谓是闪电战鼻祖,还留下千古名言:匈奴未灭,何以为家?
而今太史慈、赵云麾下皆骑兵,他们踏入草原后,迅速领军北上,所过之处皆是腥风血雨,无人能挡!
张辽也是胆子大的主,八百骑兵敢冲孙十万兵马。
现在猎豹营有一万骑兵,他抛开大部队,领骑兵深入草原腹地,扫荡匈奴部落!
李轩和黄忠、郭嘉他们至并州太原时,捷报频传。
这让黄忠和典韦颇为心急,真害怕匈奴没等到他们就噶了,赶不上封狼居胥。
“主公,我军是否日夜兼程,前去塞外助战?”
典韦满脸着急:“主公,俺觉得黄将军所言有理,不能再耽搁了。”
李轩看向他们这些武将急不可耐的样子,慢慢地说道:“我知道你们很急,但是先别急,后面不是还有鲜卑嘛?”
“行了,只要将士们撑得住,你们只管快马加鞭吧!”
“谢主公!”
李轩看着他们不愿待一刻,转而微笑着的李明,颇为感慨。
“明哥,大半年不见,辛苦你了。”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