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飞极速书阁 > 四合院:多徒多福,我的学生都有大来头 > NO392 红星小学爆火了
 
他的桌上还摆放着几种规格的高度计和温度计。
“这人真有本事儿啊!怎么能把高度计和温度计做得这么小巧的?”
那一对仪表是娄振华带给他作为参考的,可以进行拆解研究其内部结构。
刘峰自己就是技术出身,但当他打开后盖,就不知道怎么操作了。
即便有图纸对照,他都有些束手无策的窘境。
再看看自己仪表车间引以为傲的产品,就是一坨翔。
“他怎么能把电池压缩到这般大小的?真是不可思议啊!”
刘峰用镊子夹起电池放在眼前转动着,“这不是宇宙一号电池。氧化银电池?这是什么东西?”
娄振华和杨国梁来的很快,侯瑞文看到他俩的时候,一个劲的使眼色。
两人很快就在人群里见到了冯楠这位教育司司长的身影。
“冯司长,很高兴见到您!”
“娄董,杨厂长,又见面了。”
“这不马上就要入冬了,从红旗村来的辍学儿童们不会回家,大部分都会留在学校里过年,所以娄董调集物资,给孩子们弄了一批被褥和大衣来。”
娄振华微微颔首,这杨国梁真是变化不小,懂得带上自己了。
“杨厂长,娄董,感谢你们对这些孩子的着想!”
“再苦不能苦孩子,再穷不能穷教育,我们杨厂长经常把这话放在嘴边,口口相传。我自认不如他在教育方面的觉悟高,惭愧啊!”
“再苦不能苦孩子,再穷不能穷教育?好,说得好
啊!杨厂长,我代表教育部感谢你!”
刘光天众星捧月般的来到食堂里,每一个经过他的学生都会热情的唤他一声。
“刘老师,我唤你一声,你敢答应吗?”
“你是金角大王还是银角大王?”
众多媒体人一个劲在那里拍摄着,这大概就是刘光天的个人魅力吧!
“冯司长,对于这种将四大名著融入生活的别样教育方式,教育部上下是怎么看待的?”
“我个人认为,这样的教育方式还在摸索中,或许在一些喜欢历史喜欢神话故事的学生当中有一定的市场,将来我们也会尝试着将更多的爱国故事融入生活当中。让孩子们怎么爱国?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要融入血液当中去的。从小给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、社会观和人生观,应该就是刘光天老师平时专门挂在嘴上的三观了吧?”
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,吃多少打多少,千万别浪费。农民伯伯阿姨们的辛苦劳作,每一粒米饭里都有他们的汗水!”
刘光天话音刚落,又是一群人快速在笔记本上记录着。
“刘老师每每会爆出几句脍炙人口的金句出来,这才是当下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有的态度。教书育人,最重要的不是教导本身,而是教做人!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这话没错,老师是灵魂导师这话也没问题。想要教导好孩子的三观,父母就要配合老师一起矫正孩子们在生活学习中的一
些坏习惯和懒惰因素。”
“扪心自问,我们当家长的,有时候也会经受不住一些诱惑,又何况是没有辨别是非能力的孩子呢?”
“请诸位记者同志吃完饭,学校礼堂集合,冯司长还有一场针对学生投稿的会议要跟大家进行深层次的交流。”
“娄董,杨厂长,对不住,招待不周!”
“老侯,你忙你的,我们都不是外人啊!老杨你在这里坐会儿,我去把光两句话。”
“好好好,娄董您忙!”
刘光天见到娄振华就猜到他要说什么,“这是晓娥的饭盒,伯父先随便对付一口吧?”
“光天,前门大街那边的院子都收拾好了,你看看你弟弟什么时候有空,来家里帮忙搬一下家?”
“这周日我有时间,就周日吧!回头我再找几个人一起来帮忙!”
“那行。出行的事情已经吩咐下去了,第一站就是香江。至于香江那边的负责人你也要见一见,有什么业务上的问题,你亲自跟他交代,就是一个职业经理人。”
“明白。伯父今天过来不会单纯就是说这个的吧?大领导去了轧钢厂没发火?”
“发了不小的一通火,不过我也是想明白了,与其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继续撞南墙,不如赶回老本行。光天,要不你去给李军长说下,他们今后拼装加工的活,交给我们轧钢厂来练手,怎么样?”
“这没有问题啊!其他军区我也可以去说一下,应该
问题不大。就是有一点,到底是军区出来的,不是知根知底的最好不要接触,以免到外面乱说话,倒霉的还是别人。”
这个时候辛芷蕾拿着饭盒从两人身边走过。
娄振华这个角度很容易看清楚对方的意图,等到人离开后,才压低声音询问了起来。
“伯父,不用管。我对晓娥什么心思,她知道,您知道就行了。三心二意不是我的风格。况且这种带着目的性的呢?”
刘光天都这么说了,当岳父的自然就释然了。
“爸爸,你怎么来了?在吃呢?”
“你陪你爸用点饭吧!我去会会杨厂长。”
“你不吃吗?”
“我还不饿。”
娄振华宠溺的看着女儿,问这问那的。
“杨厂长,喝完汤吧!南师傅真是大才,这样资源匮乏的时代,还能熬制出这样的高汤来。”
“小刘老师,不敢当,还让你亲自送过来。”
“您是我们学校上级主管单位,这都是应该的。想来我娄叔都给你们说得很清楚了,技术容易生产工艺需要打磨很久,再就是设备老化的因素,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解决。轧钢厂目前的问题就是生产太单一,缺乏自主研发的拳头产品。竞争对手太多,大家的技术壁垒都是门清的,没有什么优势,所以用你用他都一样。”
“对,小刘老师,想想法子吧!只要轧钢厂...”
“杨厂长不用给我画大饼,我就是来给你支招来的。”
两个人聊了很久
,一碗热汤都凉了,杨国梁随身掏出的工作笔记已经记得满满当当了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