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飞极速书阁 > 妖孽归来:盛世医妃攻帝心 > 第十三章 请罪
 
若青激动的对她说道:“不不不,奴婢愿意侍候二小姐,只要小二次姐不嫌弃奴婢就行。”

凤舞敏看着她,心中涌现出暖意,不仅仅是她,也是因为原主,似乎在某种程度上,凤舞敏觉得,自己的灵魂和原主融为一体,所以有些时候原主的某些感觉,也会体会在自己的身上,否则,她不会感受这般真切。

仔细想想,倒是也有一番道理,她本身就是学医的人,虽然不相信还魂之说,但如今真切的发生在自己身上,又难免不多出一分心思去琢磨一番,自己能够寄宿在原主的身体里,那就说明,自己的灵魂和原主的身体具有一定的相吸能力,就像是移植器官一样,器官移植到被需要的人身体里,没有排斥反应,两者才能够更好的融合。

同理而言,凤舞敏觉得自己如今,说白了,就像一个寄生在原主身体里的器官一样,两者没有排斥自然会更好的相融,如此,原主对周围人是什么样的态度和感受,自己体会得最是真切。

由此她可以根据本身的反应,去区别判断周遭之人对原主的态度,也更早地剖析人心,免得被居心叵测的人利用,当然了,除了原主的切身体会,她本身聪慧的头脑和判断力,是占主导地位和成分的。

有了二小姐的吩咐,李大夫哪里敢有丝毫怠慢,忙给若青诊治身上的伤,无论是外伤还是内伤,妥妥的开了几服药令人去熬制,连带外伤需要涂抹的一些药膏也留给了凤舞敏,随后便匆忙离开。

如今将军府中,人人都对二小姐避之唯恐不及,早先是因为不屑于和她有所交集,而如今,则是人人都觉得二小姐身上带着一股邪气,令人胆寒而心生恐惧之意。

何况,即将嫁给将死之人的太子妃,又有什么可产生交集的,万一因此而招来杀身之祸,岂不是得不偿失。

只是,将军府中的事情,本就在京城闹得轰轰烈烈,如今二小姐死而复活,并且性情大变,更是惹得京城百姓议论纷纷,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
相比之前对于二小姐的同情,如今倒是变成了对二小姐的支持。

“一个都已经死过一次的人了,也明白自己将来踏上的是什么样的路,她还有什么可怕的,横竖都已经被逼到绝路上了,难不成还要像之前那般怯懦、无能,任人欺负?”

茶楼里,正在议论将军府中二小姐事情的人,有人站在了二小姐这一方,为二小姐说话。

有人支持,便会有人贬低反对。果然,另外一桌上的一个妇人,倒是听不得这话。

“这算怎样的道理?父母辛辛苦苦把你养大,如今即将嫁人,还是嫁的高权富贵,今后的日子明摆着都是荣华富贵,怎么,当儿女的还觉得委屈?还真是没有天理了,这个年头,儿女都开始埋怨起父母来了。”

之前说话的人,是个老者,听了那妇人的话,看了她一眼,不由得笑道:“刘寡妇,你的事儿,咱们周遭这些人家可都知道,现在你说人家二小姐不懂得感恩父母,可当初你嫁给老拐的时候,还不是闹得鸡飞狗跳,气的父母生了场大病,早早地归了西,何况你的父母如何对你,你心里最是清楚,相比元帅对待二小姐,差别尽显。”

老者环视了一圈众人,继续说道:“即便人家是大富大贵的人家,暂且不看穿戴,也总该要有个态度比较,你能说当初你的父母不疼爱你,不把你捧在手心上,如今二小姐,这般被欺负,有反抗,也未尝不是好事,何况她并未因为任性推脱掉一桩婚事,倒是你,当初嫁给老拐的那件事,几乎是闹得满城风雨,众人皆知,一个无权无势之人,能够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,也是厉害。”

老者这番话,不无讽刺之意,句句都是针对的那个刘寡妇,刘寡妇颜面上过不去,可心中又不甘心,明明谈的是二小姐的事情,为什么将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自己?

她当然不甘示弱,指着老头子说道:“我自家的事,轮不到你在这说三道四,有工夫去管管你的儿子儿媳,也总比在这嚼舌根的好。”

老者也不和她生气,只是顺着她的话淡淡的说道:“对呀,别人家的事我自然是管不到也没想管,只不过,这不是赶着说到元帅家的事嘛,所以就随意的表达了一下自己的观点,谁让你在这回呛,你若不回呛的话,我这么大岁数了也懒得和你争执。”

旁边有人小声道:“就是,再怎么着也不该和老者争执,万一要是将老头子气出个好歹来,她有命争执,可没命赔呀。”

其他人七嘴八舌掺合,唯有这句话说到了点儿上,也说中了刘寡妇的软肋,她虽然喜欢嚼舌根,可还真怕摊上事儿,万一这个老头子,真被自己给气得出了什么毛病,恐怕这些人今后谈的不是将军府的二小姐,而再次成了自己。

索性,刘寡妇急急地说道:“我家中还有事,懒得和你们费口舌。”随后,急急匆匆离开。

身后众人爆出笑声,是在讽刺她的胆小,又是在对她之前观点的不屑。

既然京城都已经传遍了将军府的事情,宫中自然早就得到了消息,凤乔燃可不敢丝毫小瞧皇上获得消息的能力,所以一旦安排妥了府内的事情,便马不停蹄的赶往宫中,去向皇上赔罪。

虽然凤舞敏活了过来,可当初府中大张旗鼓的办丧事,也确实实为不妥。

如今,凤乔燃自然该好好地向皇上解释一番,免得皇上心中生疑,平白让皇上对凤乔燃生了嫌隙。

君臣之间,不怕因为朝政之事有所异议,只要最后有个结果,能够解决问题便是好的。最怕君臣之间心生嫌隙,因为嫌隙一旦滋生,便无法拯救,史书上的那些教训还都历历在目呢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